近年來,學校始終堅持“以人為本、以愛育人、真知相伴、心心相融”的辦學理念,牢固樹立“德育為首”的思想,不斷改善辦學條件,積極推進素質教育,大力開展教育創新,從激發學生德行修養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著手,以“尊重教育”為主航標,以“德行教育”為主抓手,以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精神,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”為目標,德育工作碩果累累。 一、提高思想認識,鞏固德育為首的地位 1、更新德育觀念。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;谶@點認識,學校從素質教育理念出發,更新德育觀念,確立了“居敬持志、富才厚德”的校訓、“博學、篤志、慎思、力行”的校風和“敬業、樂群、嚴謹、創新”的教風、學風。學校建設提出構建“七園”,即“全面實施尊重教育、創建和諧校園;全力抓好德行教育、打造書香校園;充分發揮激勵教育、構建激情校園;注重師生自主教育、營造人文校園;嚴格實施分層包保、構筑平安校園;開拓創新追求理想、營建夢幻校園;齊心協力追求‘五率’、創辦人民滿意校園”。在德育工作原則上,始終堅持“三貼近”,即貼近學生,貼近實際,貼近生活。明確提出德育就是服務、服務學生成長:服務學校發展。明確的德育工作目標,使學校德育工作始終具有很強的方向性、針對性、可行性和實效性。 為使德育教學落到實處,學校成立了以副校長魏智山為組長、鄧斌主任為副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,定期召開會議,研究德育工作的目標、任務和措施,并形成了學校、家庭、社會“三結合”的德育網絡和 “全員參與、全面育人、全程管理”的德育管理機制。因此,學校引進教師,把能否當班主任,能否育人始終作為先決條件。德育工作所需的人、財、物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證。 2、注重德育滲透!峭诰虻掠齼热,優化課堂結構。學校要求科任老師在個人備課,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,要提出課堂教學的德育目標,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,通過創設情境、資料展示、交流討淪、活動參與等形式,讓學生感知學科知識,進而理解教科書蘊含的道德觀點,產生與教學主題一致的情感共鳴,逐步提高,發展道德認識。二是導行實踐,升華道德認識。學校努力提供實踐平臺,使學生在課堂上激發起來的積極情感,延伸、投射到課內外相應的行動中,升華發展為更高層次的道德認識。如語文課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,政治課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,寫出小論文參加比賽,活動課利用“衛生周”、“植樹節”等機會進行遵守社會公德,愛護花草樹木的文明行為教育等。三是倡導德育科研,加強理論積淀。學校十分重視班主任對教育理論的學習,政教處、校辦定期利用教職工大會、班主任工作例會的機會組織學習教育理論,深入領會黨的教育方針;每月召開一次德育研討會,交流在實踐中總結的管理方法,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特點,掌握思想工作規律。同時政教處還積極開展“尊重教育”課題研究、推行德行教育,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,為促進學校養成教育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。 3、加強德育文化建設。學校傳承揚棄,革故鼎新,不斷優化校園環境,努力將校園構建成師生詩意棲居的樂園,讓學生深受熏陶。 二、抓住兩個重點,夯實德育過程 1、立師德鑄師魂。一是加強師德教育。廣泛開展“講師德、塑師表、鑄師魂”活動,把師德建設與教師的成長結合起來,持續落實“師德承諾制”和“師德一票否決制”,把教師的師德和“評優評先”考核掛鉤,保證德育隊伍的純潔性。二是重視技能培訓。定期開設講座,組織觀看優秀班主任工作的相關錄像,借此提高全體班主任的德育理論水平和工作技巧,加快班主任,特別是年輕班主任的成長成才。三是開展傳幫帶。通過“以老帶新,以老幫新,以老傳新”的方法,促進年輕班主任更早地熟悉各項工作業務,使之更快地成長,更有成效地開展工作。同時,堅持每周一次的德育工作例會,對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反饋、交流、探討,以尋求最佳的解決辦法,努力使德育工作做到針對性、實效性。 2、抓養成促規范。一是健全常規管理制度。為了做到德育工作有法可依,有章可循,學校盡量細化與完善各項規章制度,作為學生日常行為的準則。二是抓好新生入學教育。學校狠抓學生的起始教育。新生入學伊始,開展軍訓,舉辦禮儀教育,召開新生大會,進行《學生行為規范》、《中學生行為守則》知識競賽,讓新生盡快適應新環境,快速步入學校規范化的管理軌道。在每學期初,學校都要開展收心教育或養成教育,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。三是落實德育常規檢查。學校安排行政領導、年級領導、學生會干部每天進行全方位的德育常規檢查,如衛生、著裝等情況,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。 三、突出自我管理,搭建成長平臺 1、完善自治制度。學校學生會和團委會實行競選制,讓學生成就自我。學生干部的競選分公示職位、自薦報名、競職演說、現場答辯、民主測評幾個程序,公開競選,平等競爭。這一做法受到了全體學生的熱烈歡迎,得到了廣大家長的大力支持,也激發了學生們的參與意識、競爭意識,增強了學生的民主觀念和自立能力。通過學生自我學習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約束,讓學生在自主管理中學會做人。 2、規范升旗儀式。為鼓勵學生關注校園生活、關心自己成長,抒寫真情實感、所見所聞、所想所悟,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,學校的國旗下講話采用學生“自撰自講”的形式。在升旗過程中,由各班學生干部組織學生整隊入場和有秩序離場,值周的學生干部負責檢查,每天儀式結束后進行點評,并將結果納入學校先進團支部的評比。這一措施提高了入場和散場的效率,又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,現在升旗儀式已成為學校一道獨特的風景。 四、開展主題活動,引領學生成長 1、實施尊重教育。學校從人性化教育著手,從最樸素、最本質的立身做人常理教育人,對學生突出“尊重”教育。通過征文比賽、演講比賽、感恩宣言、辯論賽、生活體驗、主題班會,著重在教育學生感激父母、感激師恩、感激他人、感激學校四個方面下工夫,讓學生體恤父母的辛勞,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,培養學生的大家庭意識,激發起學生孝敬父母、崇尚師德、珍惜時光的良好品德。 2、加強心理疏導。針對學生家庭教育水平參差不齊,學生心理問題難以及時得到家長的疏導的現實,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,加強家校聯系,成立家長學校,舉辦家長培訓;指導家長對孩子科學、合理地進行教育。并配備了專職心理教師,有針對地開展心理咨詢服務。 3、突出主題活動。我們一直認為離開了生活就不可能滋養德性,生活是多樣的,只有通過實踐,讓道德回歸生活,讓生活成為道德最重要的老師,才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成長。我們深知只有學生才是德育的真正主角。因此,為讓德育工作真正“活”起來,我們不斷創設德育活動情境,依托活動來育人。學校充分發揮政教處、團委、學生會的組織作用,以重大節日和政治事實為契機,定期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,幾年來我們先后組織了像軍訓比賽、田徑比賽、詩歌朗誦會、觀看愛國主義影片、組織影評評比、“汶川大地震”系列主題教育活動、法制教育報告及主題班會等一系列極有教育意義的活動,受到了極好的育人效果。 春風化雨勤潤物,芬芳吐蕊香滿園。多年細致的工作、豐富的活動幫助我們積累了一大摞第一手資料。更值得驕傲的是近兩年來,學生操行評定優良率均達到99%以上。有多名同學先后被評為省、市“三好學生”、“優秀學生干部”和“優秀共青團員”。學生參加市各項活動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。 “乘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!,我們將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,搶抓發展機遇,求真務實,與時俱進,開拓創新,不斷譜寫我校德育工作的新篇章。 第一實驗中學政教處
|